营商局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二季度任务完成情况

  • 发布时间:2020-06-30 11:20
  • 阅读次数:
  • 【打印】

49.坚决落实国家近期出台的关于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,大力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包容的政策环境,全力解决民营企业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,努力构建“亲”“清”的政商关系,让民营企业的发展活力充分迸发。

一是完善8890平台建设。建立了应急处置、热点问题直办、“三级日报告”、领导在岗带班等一系列规章制度,确保群众诉求得到最大程度解决。上半年,我市8890平台共收到群众诉求41277件,办结率96.31%,群众好评率89.6%,高于省考核指标4.6个百分点。

二是强化社会监督。聘任了260名营商环境社会监督员,充分发挥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企业代表的监督作用,及时收集全市营商环境建设的意见建议及损害营商环境的问题线索。

三是及时处理营商环境投诉案件。认真梳理问题线索,建立投诉问题办理台账,持续跟踪、紧盯不放,确保投诉问题解决到位。上半年,共受理营商环境投诉27件,已办结14件,案件六个月内办结率100%,保证企业诉求得到妥善解决。

51.巩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成果,优化104个许可事项办理流程

持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。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涉及的104项事项进行全面梳理,简化办事流程,缩短审批时限。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中搭建了中介服务网上交易、事中事后监管协同等10项功能模块,对各模块进行了优化调整。加大改革成果应用推广力度,截至目前,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运行项目124个,其中2020年以来运行项目102个。我市被国家列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样本城市,是全省三个入选国家样本城市中的唯一非试点城市。

52.开展营商环境专项整治,做好国家营商环境评价、第三方评估和“营商环境企业评”工作

一是全面开展营商环境专项整治。制发了《丹东市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工作方案》(丹营组发〔2020〕3号),针对“中梗阻”、办事难、办事繁、办事慢、流程不优、效率不高、服务不周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。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开展问题征集活动,对问题进行梳理分类,制定整改措施,组织实施整改。目前问题已征集完毕,正在研究制定整改措施。

二是持续开展“痛难堵”问题专项整治。制发了《丹东市2020年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清单》(丹营办发〔2020〕3号),针对86个具体问题开展专项整治,截至目前已解决28个问题。

三是做好国家营商环境评价准备工作。对照国家发改委营商环境评价18项指标,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,落实责任。聘请东北大学对我市参与评价相关单位进行培训,组织各地区各部门对照评价指标制定完善优化举措。

四是组织开展第三方评估。已与第三方评估机构接洽,针对国家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开展第三方评估工作,目前正在制定评估方案。

五是开展“营商环境企业评”活动。通过工商联和民营企业协会组织企业对工程建设、项目落地、企业运营、政务服务等开展评价,同时向来大厅办事企业发放调查问卷,第一批200余份调查问卷已完成,目前正在对问卷进行梳理。

53.开展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,将市县乡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延伸至883个村(社区),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100%,实现“最多跑一次”事项不少于200项、“不见面审批”事项不少于60项

一是将一体化平台延伸至村(社区)。组织开展村(社区)级组织架构统计和事项梳理等工作,对政务外网铺设到村(社区)工作进行跟踪督导,将政务外网铺设到全地区856个村(社区),实现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省市县乡村五级全覆盖。

二是实现政务服务网办比例达100%。制定并印发了提升政务服务事项网办比例的落实方案,要求各相关部门进一步提升网办深度和网办比例。目前50%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可办。

三是制定“最多跑一次”事项清单。现已梳理完成120项“最多跑一次”事项,其中“不见面审批”事项达45项。

122.着力塑造实事求是、求真务实、诚实守信的政府形象,坚决摒弃“新官不理旧账”的观念和务虚名、图虚功搞形象工程、政绩工程的行为,让重信守诺成为政府工作的奠基石

开展政府失信行为专项整治。坚决治理“新官不理旧账”,不兑现承诺等政府失信问题,按照“谁拖欠、谁清偿”原则,制定还款计划,强化资金保障,确保按时序进度完成清欠目标,从源头上防止发生新的政府失信行为。经督导,各县(市)区政府、经济区管委会已完成建立政府失信问题台账。各县(市)区政府、经济区管委会已完成建立履约还款计划,并按照计划逐步实行。市营商局持续加强对失信问题投诉的办理力度,对失信问题投诉案件予以优先办理。